2013-08-17

歷史在生活中

上研究所之前,我的台灣史記憶,只有中學課本的幾頁內容,既片面又刻板地宣布台灣過去歷經的朝代、戰爭、大事件與要人,目的好像要告訴你,這幾個時間斷代和事蹟串聯一下就可以把台灣生出來了一樣,而你就是這樣來的。

我感謝阿嬤留給我她小時候讀公學校的「家庭通信簿」,讓我得以此懷念她,也讓我得以收受一份我從哪裡來的「實境感」:一時間時空轉換,阿嬤變回念小學的女童「文子」(簿裡阿嬤和家長外曾祖父的中文原名被黑線硬生生地劃掉,於旁謄上新的日本姓氏和名字),而此刻正與文子「通信」、細數她學業和健康紀錄的人,已換作她在未來將入中年的孫女。歷史的能動性、穿越性以及生活的本質昭然若揭,而這份被保存了七十多年的物件,最後成為我歷史認識的啟蒙;它明示出一個珍貴的道理:真實發生的超過既有文字太多,文字無以覆加,因此,歷史是用來幫助我們對人世的理解,而不是用來論斷人世的。

手頭正在細讀周婉窈老師的《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其體悟自台灣所處的島嶼海洋環境而建立的「自然─人文」史觀,不僅順應著台灣因其地理自然而生的天賦秉性,由此視野所展開的文獻對話與實像探求精神,亦令人尊敬。以下節錄首篇〈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的結語,對於有意踏尋進而理解台灣歷史的人來說,是一個充滿啟發、鼓舞、以及令人信任的起點。

---------------------------------------

  地質學家告訴我們:臺灣島是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衝撞擠壓而成。這是「遠古」時代的事,可以上溯到上新世早期。臺灣島的存在,並不因為人們是否知道它的存在而減損一絲其存在的事實,更何況它的存在早在「現代人」(Homo sapiens sapiens,智人種中的智人亞種)出現之前。以此,區區明朝之人是否認識它,一點都不影響它存在的事實。不過,話說回來,「歷史」是人類的陷阱,它一方面是人類集體行為的累積及記憶,另一方面又回過頭來影響或牽制人類的行為。
  臺灣這個島嶼,不論亞洲大陸的統治者如何認識它──夷洲也好,流求也好,或竟皆不是,它的土著民兀自過著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然而,它的四周來自不同歷史脈絡的發展不容許它「自外」於這一切。明朝出使琉球的封舟把它當成海上航行的定位指標;海盜把它當作海外的巢穴;在明朝禁止人民和日本貿易的時代,它成為中日貿易的轉運點;日本人覬覦它,幾度想加以招撫,甚至予以占領;面對日本的野心,明朝士大夫認為它是大明東南海防的最前線;到東方尋找貿易據點的荷蘭人原本對它不感興趣,但在占領澎湖不遂之後,最後還是決定占領它,以之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中國沿海地帶的貿易轉運站和殖民地。
  外人對這個島嶼的認識,從海上航行中的某個角度看到它的側影,逐漸因為各種具體的接觸而認為它是二個島嶼或三個島嶼,最後大約在荷蘭人占領後,臺灣在外人的視野中才變成南北連成一氣的島嶼。
  荷蘭人占領臺灣,把臺灣帶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路向。這個瑤波碧浪中的東番(將擴大為臺灣)注定不再被忽視,而且將捲入複雜多樣的歷史進程中。如果臺灣島嶼及其山脈是兩塊板塊衝撞擠壓的結果,那麼,就人文歷史而言,十七世紀的臺灣,不也是幾種不同的歷史脈絡衝撞和擠壓的結果嗎?荷蘭人占領臺灣,只是這個現象的開始;原本「遺世獨立」的島民正被動地捲入了對他們而言全然陌生的歷史進程,其原因正在於這個島嶼同時被納入若干不同脈絡的歷史社群的視野中。
                                                              --周婉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