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得一種語言,不只增加一種技能,值得一說的是,那幫助我們對不同國家的生活、文化及世界觀的進一步認識和豐富個人內涵。
所謂排名好的學校,語言要求會訂很高, 務求要收到「優秀的學生」。它們定義的優秀學生,語言能力一定要好。很多人為了滿足語言能力這個項目,語言考試一考再考。只為了達到它們的入學條件。
其實,能夠出國留學,除了數據上的語言能力之外,實際使用外語的經驗(心理障礙的突破)和願意學習新語言更是關鍵,其重要性甚至超過那張TOFEL或IELTS成績證書。因為,語言必須不斷被運用才會積累和提升。在非母語國因為不得不用外語,變相成為一種訓練。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那種敢說外語的突破就是這樣來的。十幾年不被運用的英語,在國外無論講好講壞都得用上。突破心理障礙後的實質進步已經不用再依賴語言考試成績去證明。
當然,願意學習新的語言也是重要因素。歐洲大學通常會要求申請者擁有一定程度的語言能力:不(只)是英語能力,而是大學所在國的語言,例如荷語、德語、法語等等。不過有一些機會並不是以語言能力為前提來斷定入學資格。其中甚至允許以英語為論文寫作語言,但得同意在學時學習當地語言的條件。如不排斥學習新語言,這樣的條件其實正幫助我們建立另一種世界觀和認識不同的文化。那是額外的收獲。
對研究者來說,外語能力是一項參考指標,但不是絕對的指標。一般認為外語能力強的人較有機會申請成功,其實不然。這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去找出合適自己的申請標的。找到一位不只是以語言能力為重的指導教授比不斷花時間去滿足那些招生委員會的數值化能力指標更有意義。英美名校因為申請學生多,招生委員會習慣於用語言能力來判別申請人。如果語言能力對研究來說不是唯一,那這些學校其實把很多有潛力的人過濾掉了。
那麼,哪裡可以找出一條較合適的研究路?目前還保留師徒制特色,由教授自己選取、決定申請人是否被錄取的德國學術環境或許是其中一個可欲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