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4

博士後:挑戰與省思

唸博士是件熬人的事,那唸完之後呢?找工作嗎?

主流媒體對博士並不友善,經常報導博士"失業"的案例;在知識普及化下高學歷人士不再吃香;學術界實為"魔鬼之域",應慎而應之;這是高教市場供需問題或少子化現象後遺症;博士畢業生應善用social media來promote自己的專業,積極生產paper累積credit,並多多參加研討會建立人脈云云...


這些論調就是為了re-coach我們,把我們帶離問題的核心:在上位者正以經濟手段來篩選,定義學術研究。作為一位專業研究者,我認為思考以下各點實屬必要:

1. 博士與"工作"

戰後社會,百業待興。誰擁有博士頭銜?學士,碩士已"足顯專業"。可見,"博士畢業等於(找到)工作"是上一輩人的觀念,而"博士找不到工作"亦是他們製造出來的話題。我們應擺脫這種包袱。理想的博後生活可以是找/喬到一份教職,亦可以是繼續看書做研究,無論是在體制內外。沒有人喜歡"評鑑",學生評量表及不公平的教學時數分配;釐清自己希望從事的"工作"比追逐那些學術潮流論述和媒體報導來得更迫切。


2. 一場華麗的學術權力遊戲

千禧年來,高等教育機構競相追逐大學排名以利招生;學術界越來越向"科學論文"生產工業(SSCI?!)靠攏,老師多以累積這種論文的篇數為上策。這種發展人人在抱怨,卻沒人敢推翻。因為這是一場被設定好的權力遊戲:教授大頭是老闆,教育是一門生意,老師是業務員,負責衝高研究教學業績。經費和權力成為這場遊戲的工具,異化著我們從事學術研究的本心。如果只為餬口和爭取一點個人研究空間而決定參與,代價是否太大?

3. 研究的獨特性與社會的關聯

學術研究的開端往往因個人興趣而起,而非為符合社會價值和產業需要,其獨特的質性價值因而確立。任何鼓勵產業界買辦學術研究(如:https://techcrunch.com/2016/11/21/google-opens-new-ai-lab-and-invests-3-4m-in-montreal-based-ai-research/)和將大學視為"職業訓練中心"的企圖(如:http://ttc2015.niu.edu.tw/)都是為了貶抑和扼殺這種獨特價值的手段,使學術臣服於商業拓展,喪失維護一個自由多元社會的力量。所以,若因無人"投資"就放棄那份進行獨立研究的努力和熱忱,實在太可惜。我們目前可以做的就是將自身的研究成果與社會的發展動脈連繫上,進而打破象牙塔的魔咒。

4. 做您能做的:堅持精進

博士畢業後除了解決生計,設法保持和精進自身的專業實是根本之道。方法包括持續閱讀與研究相關的書籍及外文讀物以維持思辯敏感度和外語能力;將自己的研究,寫過的論文進一步精煉並與同儕或長輩分享,聽取意見等,為即將來臨的學術研究生涯做好準備。總之,研究是終身的,不因博士唸完而終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